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诊治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热点线年欧洲心律协会年会(EHRA 2024)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会议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辉山教授和张誉籍教授团队的两项研究入选。其中一项研究探索了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PET-MRI)评估AF心房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和分布;另一项研究探究了心率变异性(HRV)的动态变化和持续性激活对术后AF(POAF)发作的预测价值。本文对这两项研究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心房纤维化是AF易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依据MRI显示的纤维化区域进行消融抑制AF被认为是治疗持续性AF的有前景的方法;然而,其结果令人失望。该研究试图开发一种新的成像模式来检测心房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和分布。
研究共纳入19例健康受试者和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22例为持续性AF。每例患者均行18F-氟化铝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18F-AlF-FAPI)-PET-MRI。取18F-FAPI摄取阳性和阴性部位的左心耳组织行Masson染色以检测纤维化(N=10)。
研究比较了健康个体,无AF患者和持续性AF患者,以及发生和未发POAF患者的心房18F-AlF-FAPI-PET-MRI成像。
基于Masson染色的纤维化程度与18F-FAPI摄取一致(P0.05)。虽然在健康受试者中基本检测不到18F-FAPI摄取,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所有心房均存在18F-FAPI摄取。
术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POAF易感性增加,然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性质如何,其是否先于POAF发生,以及是否提示POAF发作,目前尚不明确。 该前瞻性观察性试验旨在探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POAF易感性的相关性。
该研究连续纳入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患者在术前7d及术后7d行动态心电图进行连续心率变异性(HRV)监测。HRV是指节律和节律之间的微小变化,可以定量地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及其对心血管调节的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指标。
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个体风险水平。对于首次POAF发作的患者,将POAF发作前1h的HRV指数分为6个10min时间段,采用Friedmans双向秩方差分析进行秩和检验。
研究共纳入2306例完成试验的既往无AF患者,其中718例(31.14%)患者发生了POAF。
经术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持续性激活和围手术期HRV变化与新发POAF无明显相关性。然而,在术后阶段,ΔLg(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ΔLg(HF)和ΔLg(LF)的显著增加或减少与POAF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在POAF发作前30min内,以10 min为周期进行分析显示,HRV指数进行性增加。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