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铜川市耀州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达8.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6%。这一数据背后,因素众多,最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耀州区主导产业的轻装上阵。
耀州区是铜川市主城区,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全区地貌复杂,山、川、塬、峁纵横交错。挖煤卖资源,采石烧水泥,耀州区作为典型的老旧工业区,随着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正视区位资源禀赋现状,调整产业结构,踏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转换发展动能,通过产业转型强基础;加快技术升级提档,让重工业资源城市变为科技密集型区域一系列动作下,耀州区实现了枯而不竭的重生。
因煤矿而生,也困于煤矿,耀州区的传统产业转型跨越了一段漫长的季节。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枯竭,铜川市在2009年首次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可持续城市,随后几年里,又陆续被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区。
老辈人说,煤炭、水泥是耀州区的心脏,是几万人的生活饭碗。但面对高污染、高能耗、不安全的产业,哪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当机立断。耀州区委张强说。
2017年开始,耀州区逐步将93家工艺落后的水泥及分散石渣企业关停、并转,忍痛牺牲15亿元工业产值,让粗放产业出局,淘汰落后产能,为产业发展腾出提升空间。
年底一算账,1亿元的财政收入没了,这是当年全区财政收入的近四分之一,需要很大的决心。张强感叹。
仲夏时节,走进耀州区西北部的照金镇秀房沟煤矿深处,眼前所见与想象之中大不相同,青山叠峦逶迤,碧溪奔流淙淙,顺着山间小径拾级而上,豁然开朗间,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
当地村民介绍,这好看的风景,原先只是秀房沟煤矿的一处深沟,经过几年的改造,现在它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溪山胜境景区。
秀房沟煤矿投产时间约在2000年前夕,当时,煤矿年产16万吨,极大带动了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2017年,在耀州区政府调整、改造政策推动下,秀房沟煤矿开始以不大拆大建、绿色生态的原则对矿区进行整体改造。
耀州区支持秀房沟煤矿边生产、边转型,结合矿区自然资源优势,融入照金景区建设,打造煤炭工业遗址体验式旅游基地,短短几年,溪山胜境景区已是小有名气。
企业的另一头连着的是就近就业的工人,对大家伙儿来说,放弃赖以生存的饭碗,从熟悉的行当转出,参与转型改革的工作人员坦言,这确实需要时间。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一批矿工,第一个月工资就挣了400多元,在陈家沟煤矿务工时还曾和作家路遥做工友,同吃同劳动张宪来的前半生记忆几乎都与煤矿相关,过去那些繁忙辛劳的日子里,依然不乏一些闪光的回忆。
张宪来爱闯爱干,从矿上下岗后,他就琢磨干点别的事。玉门村地处耀州区水源保护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这片后塬山区成为秦岭以北的香菇优生区。
2019年开始,他开始四处走访村子周围有种植经验的农户,带头在村上建大棚、规模化种植香菇。
他带头创建借棒还菇运营模式,将培养好的菌棒销售给各村集体,由村集体将大棚分配给农户承包,进行资产托管、入股分红,带动了庙湾镇九个村及周边村镇1500户的村民就业。
今年5月,张宪来的德祥农业香菇种植规模达到1300座大棚,年生产总值突破1100万棒,产值突破2亿元,他也蜕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
在耀州区南塬上,有一个工业重镇孙塬镇,曾有着亚洲一号之称的某大型水泥厂及多家小型工厂分布于此,生产高峰时,每年能带来3.5亿元的产值。
为了守护蓝天绿水青山,减少水泥企业排放,耀州区成立工作专班,一厂一策,逐个破难,实施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工作,工信、环保、安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
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对2013年就进入水泥行业工作的陈龙来说最清楚不过。这位来自总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参与了厂区改造升级的每一个节点。
对企业而言,一条生产线几千万元,升级换代成本不小,即使安装环保设备,也要投入百万元以上,但我们清楚,环保整治的风口,其实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口。尧柏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龙说。
2019年,尧柏水泥支持煤炭绿色开采和智能化建设,按照行业规范,率先乘上环保整治的东风,安装达标环保设备,年处置固废、危废20万吨,新建车间,研发高端水泥产品11类,总投入达3000多万元。
走进尧柏水泥厂区,第一印象就是明亮简约:无人机巡检、机器人装车、听不见噪声、看不见粉尘,在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上,智能化生产有条不紊。
这次改造后,工艺水平的提升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目前全线人,水泥年产量从改造前的3万吨翻了近十倍,年产值达50亿元。尧柏水泥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田亚丽感慨,环保行动当初看似与企业对立,实际上是倒逼我们升级。
曾经的老水泥厂,从低端粗放走向绿色智能,在天蓝水清的环境中,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运行的安全,同时也在提高企业竞争力。
据统计,近五年来,耀州区空气优良天数也由253天增至310天,PM2.5平均浓度较之前改善32.7%。
细雨朦胧中,地面渐渐积水,在耀州区董家河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海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格外热闹,一辆辆半挂货车开过,激起一片水花。
目前下游新能源整车需求旺盛延伸到上游,各类原材料的价格快速上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一度供不应求,量价齐升。所以,锂行业的发展一直在寻求原材料的突破。铜川海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年1月,海越新能源锂材料一体化项目投产,依托于大型化连续生产装备、数字化操作控制系统、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等装备,从铝电解质固废中提取碳酸锂,副产品加工成再生冰晶石再返回电解铝系统,实现原材料与副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排出。
锂材料一体化项目主要产品为碳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而且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也是耀州区新能源产业又一重要延链补链项目。海越新能源锂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车间主任陈传喜说。
以煤发电、以电炼铝、铝深加工、电厂灰渣再利用董家河镇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循环产业模式,形成了从废旧资源回收、拆解、分选到精深加工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耀州区开年就在抢抓项目建设,包括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上的几个重大项目,今年一季度,除了传统产业转型的增长,集群集约产业链的项目投资正在拉动经济增长。耀州区发改局副局长王辉说。
和其他入驻耀州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样,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能源工业废料中提取原料、自主研发,制备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人造卫星精密设备等领域。
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导热、模量、强度优于传统的铜铝铁钢等基础材料。铜川作为煤系城市,我们将原料采集点放在煤焦油上,以西安实验室做研发、铜川生产的模式进行。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雪艳介绍。
在天策科技落地产业园之初,耀州区就率先长远布局,各部门积极牵线搭桥,主动为企业完善用水、用电、排水等技术设施。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经投产,二期正在建设。
总编辑:李光荣副总编:韩一凡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