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2日讯 昨日,漳州市、区两级文管部门及考古专家、文史专家,前往查看古墓群。在古墓群中,专家还发现一个惊喜,那就是天然水晶。专家判断,这应该不是陪葬品,而是原河床附近有水晶矿。(前序报道:漳州长山水库泄洪现30多座古墓 惊现两男一女合葬墓穴)
漳州云洞岩西侧长山水库底部惊现古墓群,该消息一见报也引来众多市民关注。漳州方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方港水特意打来电话,称看到漳州龙海榜山崇福先祖墓,将组织村民前往拜谒。本报也公布部分墓碑信息,准备谒祖的市民可拨打95060联系。
昨日上午9时许,漳州市考古专家陈立群以及对云洞岩颇有研究的文史专家黄永乐在海都记者带领下,来到水库古墓群。
在墓葬群附近,考古专家在一片滩涂上发现一个陶罐,该陶罐高约25厘米,最奇特的是,在罐体表面还分布一些“刺状”的隆起部分,如今只在底部还剩下三根刺,其余的已经脱落;罐体也没有铭文。
“这种形状的陶罐,我们以前也没见过”,专家们弄不清楚,这陶罐的具体用途是什么。不过陈立群猜测,外部表面的刺状部分,中心有圆孔,但是又没有与罐体内部相连通,“应该是起装饰作用的”。随后专家向当地村民咨询,但是当地村民也表示没有见过。究竟这个罐体与墓葬是否有关系,专家们表示将带回去研究后才好判断。
墓葬群附近的一个大花岗岩下方,还发现了一些晶莹剔透的石头,这些石头呈现六面体,表面光滑整齐。陈立群看后说这是天然的水晶石,价值不大。
这些水晶石是否是陪葬品呢?陈立群查看地形地貌后,称应该不是,“这些石头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下方,无法建墓葬,应该是附近本身就有水晶矿,陪葬的水晶一般是有加工过的水晶制品”,他称,天然水晶多是深藏于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且需要有特殊的压力和温度才能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可能经水冲刷散布在这一带。
现场现存信息量最大的就是一块墓碑了,“部分三合土包已经被打开过,应该此前有的已经迁葬了”,陈立群称,不过当时墓碑没有移走,更多是因为那个时候交通运输不便,且当时大家文物保护意识也没那么强。
在墓群走完一遍后,没有发现漳州一些名人的墓,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都是普通民墓。“不过有一些墓主人,生前在当地还有一些威望的”。
如有两块墓碑写着“乡大宾”的字样,陈立群称,明清时代,民众把治家有方、内睦宗族、外和乡里、义举社会、有崇高社会威望之人推荐为“乡饮大宾”,县府每年从财政支出官银用于举办“乡饮大宾”活动,以弘扬其风节,彰显社会和谐温惠。“乡饮宾”又有“大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
论学历而言,墓主人中学历最高的是“庠生”,墓碑中有提及。黄永乐称,这是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而立碑人是一位国学生,即是国子监的学生,“前者相当于高中,后者相当于大学。”黄永乐称。
昨日获悉墓葬群中有一穴为龙海榜山崇福社方良硕夫妇合葬墓后,漳州方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方港水密切关注。
方港水联系本报称,从墓碑的提供的信息看,这肯定是崇福社先祖的坟墓,“我们崇福地名从来没有改过,而且姓氏也对得上”。
据他初步推断,方良硕应该是崇福方氏十五、十六世祖,“因为老族谱都不见了,目前还无法考证详细”,他将与其他村民商量前往拜谒事宜。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方便市民了解这些古墓葬,在专家黄永乐的帮助下,将部分墓碑信息较清晰的公布如下,方便后人寻找。(海都记者 苏禹成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