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推出“点赞!最光荣的你!”专栏第五期,带大家走进身边的“杰出职工”和“工人先锋号”
时亮自1990年到浙江平湖制药厂(现更名为浙江莎普爱思制药有限公司)工作以来,从一名普通的机修车工成长为公司党支部委员、行政总监、工会主席、行政部经理。在公司工作的20多年里,他见证了莎普爱思的几段重要历史变迁,是一个从普通基层车间操作工到公司高层的奋斗典范。
在公司“二次转制”筹备工作中,他带领有关人员仔细阅读国家有关政策文件,较好地做好了清产核资、人员分流、股权设置等有关工作,顺利完成了转制工作。他着手编订规章制度,实施“员工聘用制”、“岗位工资制”,以岗定员,以岗定资,打破“大锅饭”等原国有企业存在的通病,专业人才通过网上招聘和与学校建立实习基地招聘等方法,使公司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调动职工积极性上有了长足进步,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二次转制、企业更名及A股上市等工作。
作为公司工会主席,积极带领全公司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和信息化工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首次开展职工技能比武暨群众体育运动会、新春团拜会、莎普爱思报、莎普爱思网站建设、设立了主席信箱、五必访一赠送制度、美丽厂区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职工凝聚力。
陆建忠20多年来一直扎根生产技术一线,刻苦钻研,成果显著。2005年底,公司决定实施“年产15000吨树脂砂造型生产线改造”,由陆建忠具体负责新工艺改进和实施。经过近5个月努力,新工艺生产线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获得了平湖市重大科技项目,并被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2006年,陆建忠参与了平湖市“金桥工程”项目——“ZG35C2MnSiMoRe合金耐磨齿板”开发研究,被评为平湖市2006年度“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2012年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发“耐磨零件等离子束表面强化∕再造技术研发与运用”,陆建忠具体参与研发和生产指导。该项目获得了平湖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并获经费补助20万元。目前,由他主持或参与的“中空轴铸钢件”等发明专利有7项,在他带动下,公司员工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加强,企业因此也荣获了平湖、嘉兴市级创新型企业。
从2016年年初开始,陆建忠通过虚心请教行业前辈,查阅资料,不断取样检测,微调了某种合金元素加入量,解决了产品屈服性能一直偏下限的难题。同时,大胆创新,淘汰了沿用十几年的型砂工艺,采用新型环保型砂工艺,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减少了缺陷的产生。在减少树脂加入量的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效、环保地生产出了高品质的铸钢件。截止2017年2月,该系列产品已经生产800吨,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为公司创造利润80万元。
当湖供电所属平湖市供电公司派出机构,辖区包含当湖、钟埭、曹桥3个街道城郊部分,供电面积120平方公里,辖区低压用户数4.5万户,供电所共有员工57人,下设综合班、营配班2个班组,具体负责业扩报装、电费抄核收、用电检查及配网运维等业务。
当湖供电所承担了全国首家乡镇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试点推广。在试点过程中,当湖供电所副所长崔寅被省公司选定为专家组副组长,在公司组织下对接平台开发单位落实平台的优化完善工作,在试点期间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提出了五级预警闭环、指标质量到人等多项平台优化完善建议,解决了异常闭环等40余项应用问题,建立了交流平台为浙江省电力系统相关单位答疑解惑,顺利实现了平台全省推广。
当湖供电所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深入剖析管理短板,以解决频繁停电为切入点,以一停多修综合管理为课题,优化计划停电实施方案,将高压停电工程、配变停电工程、低压台区停电工程、营销表箱停电工程等横跨部门和专业的停电项目利用大数据分析使之相互,同时制定四项必备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切实解决了频繁停电对电力客户及设备异常的影响,获得了嘉兴公司的认可。
平湖市中心粮食储备库于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团结进取,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科学储粮”的精神,努力发展建设形成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于一体充分发挥科技储粮新技术的资源节约型现代化粮库。
中心库率先应用计算机粮情检测技术;实现“四合一”科技储粮;安装仓外测虫系统,进行科技立项;利用空调、谷冷机、“丰谷保”绿色储粮拌合剂,探索实现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5℃的准低温、免熏蒸绿色储粮技术;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契合自身特点的智能化粮库管理系统,实现多平台信息交互;开发符合收购要求的粮食收储管理系统,实现电子结算“一站式”售粮;研究用隔热保温涂料改造仓房屋顶和外墙,有效维持夏季高温期仓温的稳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温能耗;与光伏企业合作仓顶安装光伏板,既起到一定的仓房隔热和防护作用,又实现光能的绿色转化,降低储粮能耗。
平湖市档案局档案信息管理中心是平湖市档案局内设机构,成立于2006年,主要承担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全市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规划标准的制定、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数字档案馆建设、局(馆)信息化设备设施管理和维护以及平湖档案网站建设等工作。这是一支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的团队,多年来,中心工作人员发挥团队力量,开拓创新、奉献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中心坚持创新工作与业务建设两手并举,把创建活动与平时工作结合起来,以创建促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平湖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自2011年启动以来,根据“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障安全、稳步实施”的原则,建立了以“三网三库”为基础的具有平湖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共享体系、档案安全体系。作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牵头科室,通过对标自查,出台整改责任分解,落实整改进度及责任人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开展测评工作,加班加点完成机房改造、调整网络布局、电子文件接收3项重大整改项目,为顺利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造条件。
数字档案馆建设至今,建成档案目录、档案全文、照片(图片)档案、多媒体(影视)档案等4大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库,数字资源累计达:电子目录288万条,全文扫描97280卷、88186件、1100万页,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98%,数据实现100%在线运行。
平湖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是一个潮气蓬勃、敢打敢拼的团队。因为工作关联性的原因,平湖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承担着我市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的职责,同时又承接着人力社保局窗口的职责。而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感召下,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推动了平安平湖的建设和我市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近年来,推出我市工伤预防三年计划,多措并举的实现了我市工伤发生率下降的良好态势。作为窗口科室,对受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坚持提速,并承诺15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工伤认定调查采取到人、到部位的规范化操作。把工伤认定“热情服务,严格执法”的理念,传达到每一个单位和相关劳动者。中心年均办理各类业务4000余件,累计服务数6万余人次。
2016年,中心增加了鉴定的密度,在原有的6次鉴定面检,再增加6次鉴定面检,增加鉴定次数方便工伤职工。对于一些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职工,采取上门面检的方式,把服务送到困难职工的床前,请专家上门却不收取额外的费用。在队伍建设中,坚持开展岗位练兵,通过相互找错误、查纰漏的方式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伤认定案件的行政复议和诉讼确保维持、胜诉率100%。同时,年均化解未参保受伤职工与企业矛盾50件以上,确保了工伤类及恶性事件“零记录”,为推动平安平湖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