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电子系党支部是一个拥有54名党员的“大家庭”,占全系教职工半数以上。多年来,党员“老中青”结合,“传帮带”继承和弘扬支部创新传统,科学、行为示范、力争上游,领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争创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其中,姚熹院士团队2015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2011年连续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姚熹院士是西安交大电信学院电子系党支部一位81岁高龄的老党员,他作为西安交大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主任,始终心系西安交大电介质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常常不顾80多岁的高龄,身体力行扩大西安交大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近日,他远赴日本参加了“第八届中日铁电材料及应用会议”,为表彰他30多年来在“加强中国和日本铁电学界学术交流关系上所做的伟大贡献”,本次会议组委会特颁给他突出贡献成就奖。
姚熹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拥有60年党龄的他,是电子系党支部当之无愧的学科带头人和“精神领袖”。
1957年姚熹随交通大学西迁并留校任教,60年来他始终躬身于铁电材料与应用研究。80年代初姚熹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研究期间,提出了弛豫铁电体“微畴-宏畴转变理论”,1983年他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到母校,继续这项科研事业。当时缺乏资金设备、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要研发一种高性能电介质材料面临重重困难,“我们必须要为国家研发出系列高性能电介质材料!”以这样的坚定信念,姚熹在艰难困苦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带出了一支高精尖的科研团队,用沉甸甸的科研成果为祖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姚熹常说,“人的需求是金字塔结构的,当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科研工作者要树立脱离物质层次的责任感和精神理想,追求兴趣和境界的高层次满足”。
作为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主席,他心系西安交大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带领西安交大电介质材料研究一步步走向世界前沿。他以亚洲铁电学会和亚洲电子陶瓷学会历任主席的身份将该研究中心引入世界的学术聚焦,创办《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 (JAD)》期刊,引进出版电介质经典丛书,带动了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铁电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小学科里也能出大师!”姚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并且将勤奋踏实、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传承给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西安交大电子系青年党员李飞副教授,一直为高性能压电单晶机理和低温下奇异的介电性能现象所困扰,如何运用微畴-宏畴转变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接过老一辈党员手中的接力棒,李飞远赴姚熹院士曾经学习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学习交流。倍感鞭策的李飞自豪地说:“姚熹老师不到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当年卓越的研究成果、工作成绩和工作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影响着每一位来这里求学的交大人,也感染了周围的人”。
像李飞这样蓬勃发展的年轻人在团队中不在少数,电子系党支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学术凝聚力的老中青结合、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党员团队,已经凝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科研力量,探索前行。
“要多考虑整体,少考虑个人”,在一次党组织生活讨论会上,姚熹语重心长地对年轻党员说,作为科研工作者,如果只将眼光局限于个人和眼前事物,必然会缺乏应有的思考和高度。因此“一切从整体出发,一切为了科研”,成为电子系党支部团队一种传承至今的拼搏文化。
姚熹团队研究的弛豫铁电PMNT单晶材料被誉为是铁电压电材料领域50年来一次重大的突破,单晶的性能比传统压电陶瓷材料有成倍甚至数量级的提高,可广泛用于海洋探测、医疗装备、量子技术、光纤通信、红外和微波探测等诸多方向,提升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水平。肩负服务国家的这种使命感, 1998年姚熹团队选择了这样一个不太熟悉的研究方向,这一坚持,就是18年。
珍贵的PMNT晶体材料在铂金坩埚里生长,通常生长一根晶体棒需要1-2个月时间。但由于PMNT材料的特质,对铂金坩埚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可能前功尽弃。为了寻找到合适的“锅”来下这碗好“米”,团队中坚力量徐卓教授带领大家东奔西跑,兴平、徐州、上海、北京……由于很多厂方提纯技术不达标,加工技术不到位,常常对实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记得有一次,团队成员将晶体生长材料放入坩锅中,期待的时间到了,满怀希望取出坩埚打开一看,大家都愣住了:里面空空如也!原来因为国内厂家铂金提纯技术不到位和偷工减料,坩埚“漏了”!几个月的心血和期盼也随之付诸东流,有人甚至掉下了眼泪,但这并未动摇他们继续科研事业的决心。
“这种高性能压电单晶材料事关和人民健康,我们科研人员必须担起这个担子,只要看准方向,对准路子,我们就会在困难中继续前行。” 徐卓教授总是这样激励团队成员勇闯科技最前沿。从漏锅、到多晶向单晶的发展、到材料纯度的要求、再到最终定型后的切割,他们坦言“如果一个人动摇,这件事情可能就无法坚持下去”,但这个团队从未想过放弃,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彼此支持鼓励,携手攀爬一座座阻挡在科研成功路上的险峰。
团队骨干成员李振荣教授长期从事晶体生长研究工作,她说:“我们常年加班加点,过年过节也值班守候坩锅,甚至废寝忘食,但是付出越多,我们的坚持就越有意义。”经过一次次艰辛实验,团队终于突破了该晶体的生长技术,成为国际上少数能够批量生长该晶体的研究单位之一。捧着4英寸直径,10公斤重的晶体成果,大家流下了开心和幸福的泪水。
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必须探索科研发展新的增长点。GaN是当前国际上研制微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最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但是GaN体单体的生长是公认的世界难题。面对困难和挑战,依然是党员带头从零开始,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坚持。
采用钠助熔剂法生长GaN体单晶过程中,由于金属钠非常活泼,难以获得稳定的晶体生长条件,让晶体的长大更加困难,科研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自主设计生长装置,自己搭建高温高压设备,实现了GaN体晶体的“从无到有”。
“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不只是少数学科带头人的事,支部要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这项中心工作”。10月,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中年党员团队骨干成员、电子系支部魏晓勇教授,就科研人员如何贯彻落实党树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组织大家进行一场“主义信念和核心价值观”的热烈讨论,这支党员团队更是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从读博士到自己带博士生,徐卓教授是团队培养成长起来的老同志,在他看来,他的博士导师姚熹的家国情怀有如一团火,具有不可摧毁的力量,照耀着自己的心田,始终伴随自己的科研之路,是克服所有困难的力量源泉。正如他在当年在自己博士论文致谢中所言:“导师站在学术领域的前沿,以国际视野考虑中国科研的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这一点值得我终身学习和努力”。
团队老党员冯玉军教授,淡泊名利,孜孜不倦,不分寒暑假,20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反铁电陶瓷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研制的这种反铁电陶瓷材料在高储能密度器件,高功率密度器件和高性能水声器件等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徐卓教授主讲《电介质物理》,他22年来坚守三尺讲台,讲义几经修改,数次誊写,又一字一句录入电脑。他还曾长期承担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常年因为大小事务奔波于全国各地,对工作的热情投入,使他的奉献没有疲惫,走到哪里就把奉献的热情带到哪里。2016年1月8日,他的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微信,“伸出你的手,传递主席与总理的温暖”,原来他代表团队赴京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奖,有幸与习主席、李克强总理握手了!他迫不及待地将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温暖分享给大家。
2007年,青年教师李飞担任《电介质物理》课程的助教,经常与徐卓、魏晓勇老师讨论课程的要点和习题解答,经常为一些小问题反复“争辩”。这门课程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时,他却不巧刚做阑尾炎手术卧病在床,依然坚持完成了申报的相关工作,最终成功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李飞认为“自己的工作源于团队的‘牵绊’,这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历经几代人对科研的坚守和传承,以不变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电子系党员团队不断吸纳更多的年轻力量,也吸引着海外优秀科研人才的加入。5年前,一位退休的旅美华人教授克服个人问题,毅然回国参与到团队的研究工作,因为“这个团队有信念、有能力、敢担当。” 魏晓勇教授说,“这支党员团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老一代科学家身体力行的影响下,青年队伍逐渐成长,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的团队精神,用行动践行了一个党员在科技创新的带头作用。”
正是因为这样的科研信念和家国情怀,电信学院电子系党支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一切从零开始,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身和蜕变,就像是悬崖上奋力生长的野草,积蓄力量,探身汲取前行的力量,最终将攀援无限风光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