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子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一部副研究员马宁近日在该中心举办的“控铝促健康”主题开放日上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调整。据初步估计,严格执行新标准后,中国居民铝的平均摄入量将比修订前下降85.6%。
新标准要求从2014年7月1日起,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国际研究表明,一般人正常饮食不会引起铝的急性中毒,尽管有部分研究提示它与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相关性,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不太可能增加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铝的其他健康效应还包括可能影响神经和骨骼系统等。
马宁表示,JECFA制定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为2毫克每公斤体重,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进去120毫克铝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如果消费者吃进去的铝只是偶尔超过这个量,并非持续超出该水平,也不会影响健康。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对食品中的铝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吃摄入的铝按平均值算,低于JECFA提出的参考值。然而14岁以下儿童以及一些经常食用含铝量较高食物的消费者,吃进去的铝较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马宁指出,中国内地居民平均每人每周摄入膳食铝98.7毫克,相对于法国、英国等国家摄入量偏高,而因为饮食习惯,中国北方地区居民平均每人每周摄入量达到了166.5毫克,远高于南方的38.4毫克。
“本次对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调整可大大降低中国居民膳食铝摄入水平。”马宁说,严格执行新标准后,中国居民铝的平均摄入量可下降至每周每公斤体重0.258毫克,比标准修订前下降了85.6%,仅占JECFA参考值的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