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企业,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但它却是行业翘楚,这些企业被称作“隐形冠军”。哈尔滨东盛金属材料公司就是这样一家近期被国家工信部“册封”的铝合金添加剂领域的冠军企业,是黑龙江省首家且唯一一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在哈东盛公司总部展示窗里,陈列着诸多铝箔纸包裹着比月饼大一些的展品,这是哈东盛的核心产品——30余种铝合金添加剂。金属铝质地较轻,在纯铝中添加不同金属后,就可制成既保持铝的优点又克服纯铝缺点的铝合金材料。掰不弯的iphone6s系列铝镁锌铜合金机身,强度可达到钢筋的2/3,就用了哈东盛的添加剂。
其实,哈东盛添加剂早已被德国的NORF铝业、力拓加铝、美国铝业等全球铝业巨头广泛应用,最终成为空客、波音飞机机身的一部分。人们也将在国产C919大飞机用铝上游供货商体系中看到哈东盛的身影……目前哈东盛已占据全球3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合金添加剂制造商。
这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冰城企业,而它从家庭式小工厂成长为全球行业巨头,只用了22年时间。在它之前,全球铝合金添加剂市场一直是欧美企业的天下。
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向铝液中添加相应金属添加剂方式制造各种铝合金材料。如生产铝钛合金,可以通过在铝液中添加钛添加剂的方式实现。这个过程,类似于在炒菜时加入不同调料,产生不同口感。但如何保障合金成分更纯、均匀,则与添加剂的质量密不可分。
今年,哈东盛推出了93锰添加剂,添加剂成分中锰粉与助熔剂比例为93:7,这是全球第一款高含量锰添加剂,也是哈东盛的第五代锰添加剂。此前,锰添加剂中锰粉与助熔剂的配比一度为60:40——助熔剂主要帮助目标金属快速熔化于纯铝之中,含量越少,最终合金纯度越高。但难点在于,若无法研制出合适的助熔剂,想提升目标金属含量根本无从谈起。
哈东盛对产品性能还有更高的效率要求。哈东盛最初研制的93锰添加剂,铝液完成99%实收率耗时20分钟,他们继续研发,最终把时间压缩到5分钟以内。助熔剂成分、配比等有任何细微调整,结果都会产生巨大差异。此间,为让产品熔化速度、熔化温度、金属含量等优点更加突出,哈东盛位于河北沧州与哈市的两家技术研发基地试验过的助熔剂配方不计其数。
93锰添加剂的研发历时三年。一亮相,迅速被德国的NORF铝业和诺贝利斯铝业相中,抛来2000万元订单。哈东盛研发负责人这样解释其新产品与市场的高度黏合,“我们销售人员经常奔走在全球各铝业工厂生产车间,与客户技术人员、工程师直接交流,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生产难题和需求,形成东盛的研发方向。”
这种对自主创新的专注,哈东盛每年都在继续。目前其主产铜添加剂、钛添加剂、速熔硅等三十余种添加剂,获得专利达30余项,技术水准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全球铝合金添加剂巨头英国LS公司,看好哈东盛的创新能力,几年前曾抛出一年数千吨、约近亿元订单。这对彼时正处于成长期的哈东盛来说是一块利润诱人的蛋糕,对方的前提是:为其贴牌生产。中国是世界工厂,为国际大牌代工的企业不计其数,但哈东盛却予以拒绝,“要走得远,得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必须走自主品牌路线。”
作为关键“调料”,金属添加剂全球需求极广但用量却有限,也因此形成了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市场。眼下,全球对高端铝合金材料需求持续增加,哈东盛坚持自主开拓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业国际大佬从市场上消失不见,哈东盛却用业绩创造着行业奇迹:从2013年的3.2亿元增加了一倍,达到6.5亿元。目前哈东盛50%的产品出口至全球五大洲51个国家。曾经希望贴牌代工的LS公司早已被远远甩开,哈东盛产销量是其15倍。
哈东盛踏入金属添加剂生产领域,有些偶然。最初,东盛主要生产减震产品和热电偶等汽车配件,与很多围着大厂转的民营小企业没什么区别。有一天,他们猛然意识到,“不能这么干下去了,这种大路货没啥利润了”。
总裁张忠凯的父亲张盛田是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高级熔铸材料专家,多年一线技术经历让他笃定:走技术创新路线才有出路,未来合金添加剂肯定有市场。1995年,20岁出头的张忠凯和退休的父亲一起创办了哈尔滨东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那时,铝合金添加剂的关键技术被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几家公司掌握,国内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查阅技术资料的同时,哈东盛采用笨方法:进入客户车间,与生产工人一起工作,了解用户的生产状态和难题,来定型产品和工艺。这也为此后多年哈东盛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
创业艰难,闯市场更不易。东北人有股狠劲,创业期,老板和销售员一样每人扛着20公斤重的添加剂样品,坐上火车往全国各地铝企跑,最多一年张忠凯有212天在外出差。金属添加剂销售方式有些另类:销售人员要与客户技术人员一起守在生产线合金炉前,随时解决技术与工艺障碍,待现场实验数据出来,谈论销售才具备前提。有一次,张忠凯在一家军工企业跟了10个炉次,3天只睡了6个小时,最终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务实的工匠精神取得了订单。
在国外品牌强势知名度下,民营小企业自主品牌的市场培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哈东盛2000年已打破欧美垄断将产品出口国外,但企业开始有利润是在2001年,这一年他们攒下了10多个客户。
线年底,哈东盛相继与全球十大铝业公司的英国力拓加铝、俄罗斯铝业等四家企业签下1100吨添加剂大额订单。这其中,力拓加铝产品专供空客飞机和宝马、奔驰等汽车用铝,哈东盛产品历经时三年严格审核,才最终成为与其合作的第一家亚洲公司。金融危机紧随而至。全球原材料价格暴涨,哈东盛供货所需的电解锰材料价格四个月内由1.3万元/吨飙升至3.4万元/吨,三家供应商一齐毁约。摆在哈东盛面前只有两条路:履约向下游客户供货,这意味着1100万元的亏损,这是当时一年半的纯利润;或者,和上游供货商一样,毁约止损。
“我们决定履约。不是因为哈东盛多高尚,而是与人合作必需具备契约精神。”让张忠凯没想到的是,这次抉择也成为哈东盛发展的转折点:此后四家国际铝业巨头抛弃了金融危机中毁约的其他供货商,主动将哈东盛供货占比持续扩大,最多由20%提升到80%。至今,哈东盛仍是这些铝业巨头的全球主力供应商。
目前,哈东盛是美国铝业、俄罗斯铝业、海德鲁铝业等全球十大铝业集团的核心供应商。哈东盛在全球销售份额也在不断提升,已连续两年超过德国贺氏公司,位居全球同行业第一。
龙江在不少领域产业链并不完善,是一种客观现实。哈东盛则充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开辟了自身独特的发展空间。
“东北有自己的工业基础,比如重工业,我们能开拓出来,就拥有成长受益的环境优势。”哈东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其有300余家全球客户,而最初让他们起步的大客户,就是东北轻合金、中飞、哈飞等本地大型制造企业。
很多家族小企业在快速成长后,会进入多领域挣快钱。哈东盛迈入高速成长期后资金充裕,始终“定力”十足——在房地产开发、小额项目等黄金时期,机会摆在眼前,始终不曾动心。
22年发展历程中,哈东盛的合作大客户和同业竞争对手,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但每隔几年,总会有一些“大腕”从这个名单中消失——不少因为盲目扩张,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哈东盛更坚定了集中精力在专业领域发展的路线。
“过去我们一直是跟随战略,这两年企业跃居全球第一,没有比拼的对象,则更需专注于新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来为市场、品牌提供长足保障。”东盛的计划是今后三年将哈东盛铝合金添加剂产品全球份额提升至50%。随着近年市场铝合金需求的快速增长,添加剂的总体份额也在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哈东盛计划进军添加剂平行产品——铝锂中间合金。这是一款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合金材料,国际上仅有7家企业生产,国内只有西南铝业少量生产。哈东盛计划2020年实现产业化,形成量产。
目前哈东盛已与证券公司展开接洽,但张忠凯并不急于上市。在他看来,上市是一个帮助企业规范自身经营的过程,目的并不在于谋求资本运作。“上市与否,要顺其自然。德国九成以上做得非常好的是家族企业,不是上市公司。”他希望公司始终按照最初走专业领域发展的设计,树一个“中国制造”的东北样本,最终实现:有铝合金熔炉的地方,就有哈尔滨东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