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安县以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为转折点,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牢牢把握“六大战略支点”,深入实施“五五一”发展思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画卷次第展开,文明新风浸润万家,绘就起高质量发展的“东安图景”。
大庙口镇入选“十四五”期间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井头圩镇古楼兰家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机器人、吉他、武术进校园“三进三提升”活动和应急消防一体化模式在全省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永州市首批试点。东安武林大会暨第七届武术文化旅游周、乡村龙舟超级联赛等活动,燃旺“烟火气”。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聚力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以工业之“进”,促产业之“兴”,保发展之“稳”。
东安县大力实施“百十亿”工程,全力推进“产业强链”,加快打造材料能源、吉他制造“一主一特”现代产业体系。以湖南省重点能源项目、国内“最南端”首台百万机组“烟塔合一”项目、湖南省第一家百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发电企业——国能永州电厂“龙头”高飞,带领永州红狮水泥、湘江科技、瑞祥锌材料、湘钢瑞和钙业等企业“群龙”劲舞。目前能源及材料产业已涵盖企业36家,年产值69.2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57.4%,实现实缴工业税收2.67亿元、占园区总额比例40.38%。其中国能永州电厂2022年产值达46.2亿元;今年1~9月完成产值35.4亿元,预计全年产值近50亿元。
乐器(吉他)制造及配套特色产业方兴未艾,全国中高端吉他制造第三大聚集地未来可期。今年东安投入5.2亿元打造吉他产业园,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的12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新建近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二期)已经全部封顶预计2024年初投入使用。今年5月吉他产业园开园,现入驻企业21家,实现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马头琴、异形吉他等产品种类全覆盖生产,形成生产、销售、物流等生态产业链,年产值26.67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22.2%。
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县委班子、县政府班子成员实行“践诺守信、走流程”行动,包项目、走流程,当好企业“金牌店小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延伸至15个乡镇、342个村(社区),64项高频事项精准下放到园区。推行政务服务“六减六公开”行动,各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85%以上。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国内熔炼焊剂的专业生产企业湖南东安湘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排位湖南省第一、全国领先,其产品广泛用于核电、航空、船舶等多种行业,2022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2月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挂牌。永州红狮水泥有限公司2022年上榜工信部“国家绿色示范工厂”名单,通过建立绿色工厂管理体系,实现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绿色化,成为全国水泥生产行业标杆。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此,东安县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驻村兴村田间地头话发展、农家院里谋振兴。129个后盾单位选派150名工作队员,组建5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县委会组员带头住在村里、走进群众心里,扎实开展“农家夜谈”,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5个。729名干部组团联村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15个薄弱村实现全部清零。
城乡客运一体化夯实外通内畅、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运输网。2023年,东安县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完成44.25公里、安防设施完成9.48公里,9座危桥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开通3个乡镇6条城乡公交一体化线个建制村村委会或村民集聚点2公里范围内客运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投入1500.6万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项目28个,完工率100%;在“厕所”中整改问题厕所6209户、新建户厕1348座;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15个。推进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改革,2023年前三季度各村共召开乡村振兴月例会3055次,动员村民参与月例会说事议事51078人次,收集村见建议6271条,协调解决环境等各类问题5997个。
农业特色产业项目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围绕“一县一特”东安鸡产业、“两茶一柑一菜一竹一烟”和“一鸡一猪”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收入渠道,带动农民致富。截至2023年9月,全县创建省级“一县一特”东安鸡特色产业园7个,发展东安鸡养殖大户105家,存栏东安鸡510万羽,出栏东安鸡627万羽,产值8.2亿元;培育东安鸡预制菜企业6家,东安鸡菜品销售200余万只,销售额1.56亿元。东安鸡正逐步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大力推行“一保三化十措施”,创新开展“万千百”办点示范。创建“早专晚优”绿色高质高效双季稻示范万亩片6个、千亩区45个、百亩点256个,粮食播种面积89.29万亩,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全市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农业智能化集中育秧中心落户东安,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位于井头圩镇东部的古楼兰家村,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之路,创建万亩产业园,引进培育3000亩新科苗木基地、1000亩蜜香脐橙基地、30万斤食用菌基地、1300亩黄金贡柚种植基地和小海塘水面光伏发电项目,通过管理服务和产业项目分红等方式持续增收,村集体每年增收近20万元。2021年,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养老、教育、医疗……这些“民生大事”,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东安县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围绕“一老一小”策划实施一批公益项目,打造东安慈善公益品牌。巩固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探索开展“五社联动”助力“一老一小”工作。构建县、镇、村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县16个乡镇全部设立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92个村建有村级互助养老点,符合接受上门服务条件的困难老人已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加码”。同时,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关爱服务,结合“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未成年人“防性侵、防家暴、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网络沉迷”安全五防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服务活动。
不断扩大医保延伸服务改革受益面,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持续推进县、乡、村医保“一体化”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将26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全面实现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及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经办事项村直办;301家村卫生室全部开通了门诊统筹诊疗结算业务,确保群众家门口就医及时报销。村级门诊累计就诊46605人次,医保门诊基金支付98.82万元,人均就诊单次报销比达70%。
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同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浸润民生民心。
东安县探索建立“一五一十”工作模式(即着眼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这一目标;聚焦文明实践五大工作任务;打造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十大活动服务平台)。打造“舜德红”“东方红”志愿服务品牌,实现精准服务群众。全县共有志愿服务队伍300余支,志愿者6万余人。志愿服务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扶危帮困、矛盾调解、生活帮办等群众生产生活全领域,力争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便延伸到哪里。2023年,东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888场次,服务群众141768人次。
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多姿多彩的特色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举办科技活动周、“三下乡”“全民健身日”等群众性科技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艺惠民演出26场次、全民阅读“七进”及图书流动车服务活动39次,完成公益性电影放映2074场次,不断满足群众文化服务需求。
针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充分发挥村委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基层组织和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教化约束作用,健全村民村规,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道德模范等选树活动。2022年以来,东安先后评选首届“东安好人”36人;推评“永州好人”7人、“湖南好人”4人、“中国好人”2人。东安县井头圩镇“村医夫妻”唐军华、伍艳芳扎根乡村23年,守护村民健康,先后获评“湖南好人”“中国好人”,2023年11月底又被授予全省首批“新时代新雷锋”荣誉称号,为“舜风楚韵,德武东安”再添道德丰碑。
征程万里风更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一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正精彩上演;一幅立争先之志、兴实干之风、举万众之力的“东安之为”大图景,已然起笔落彩……